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黄金指南
为了帮助我们搞好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安全制备食品十大原则:
1、选择安全处理过的食品。食品要新鲜,有固定包装的食品要在保质期内,不要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2、彻底加热食物。许多生的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及未经消毒的牛奶常被病原体污染,彻底加热可杀灭病原体。要记住,食品所有部位都要加热彻底,防止外熟里生。
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做熟的食品放置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食品出锅后应立即吃掉,夏秋季节在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4小时。
4、妥善储存熟食。要低温储存食品,婴幼儿食品要现做现吃。食品要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注意新制作的食品和剩余食品要分开储存。
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储藏过的熟食品吃前一定要再彻底加热,这样可以杀灭储存时生长繁殖的细菌。
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要把生的和熟的食物分开存放,生食品用具和熟食品用具要分开使用。
7、反复洗手。烹调加工食品前必须把手洗干净,尤其是便后和收拾生鱼、生肉、生禽之后,必须再次洗手,然后才能接触其他食品。
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厨房应当保持清洁,任何食物的残渣碎屑或残余物都有可能变成一个“细菌库”。
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它们有可能是造成某些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用水要经过高温煮沸,不要直接饮用生水。
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停”: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早”:尽早把病人就近送往医院救治。
“保”: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食物和吐泻物。
“”: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配合”:配合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呕吐物、尿液、粪便和血液进行化验,病人和家属要积极配合、有利于及早作出诊断,也给以后维权、索赔提供证据。病人和家属还要积极配合调查人员回忆完整的事情经过,并提出可疑食物。
“消毒”:根据不同的食物,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中毒场所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